金博动态

金博概况

【奔流文化·有young】看“金川龙”的前世今生!金昌市博物馆“小龙仔”带您穿越亿万年
来源: 金昌市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4-01-24 16:46 浏览次数:7807次

xd_img_20240123100649847.jpg

“金川小龙仔”动画形象

“嗨!大家好!我叫金川龙,我跟著名的马门溪龙是近亲,头小、脖子长、尾巴长,大家都叫我‘金川小龙仔’……”这是中国农历龙年到来之际,金昌博物馆根据国家一级化石——侏罗纪时代真蜥脚类恐龙化石,设计制作的动画形象以及相关的研学课程,以期让更多人了解侏罗纪时代真蜥脚类恐龙化石以及金昌的历史文化传承。


(一)


 金昌市博物馆馆长李勇杰介绍:“甲辰龙年来临之际,我馆设计开发了‘金川小龙仔’这个卡通形象,希望让更多人能来到金昌,跟随小龙仔的脚步,踏上一段奇妙的寻‘龙’之旅。小龙仔来自大名鼎鼎的聚宝盆——龙首山,见证了龙首山亿万年的沧桑巨变,见证了镍都金川的前世今生……”


走进金昌市博物馆,你会看到“金川小龙仔”的原型——国家一级化石侏罗纪时代真蜥脚类恐龙化石。

xd_img_20240123100650193.png

国家一级化石侏罗纪时代真蜥脚类恐龙化石


该化石是2017年发现于金昌市金川区龙首山,此发现使金昌成为甘肃省继兰州市红古区(1947年)和白银市景泰县(2015年)之后第三个发现侏罗纪恐龙化石的地区。


 该化石为一条真蜥脚类恐龙幼年体化石,生活于1.6亿年前,体长为10米,体重达5吨,其成年个体体长可达20米,体重达15吨。它的形态和马门溪龙类似,都为长脖子长尾巴,脖子比尾巴稍长,栖息于茂密的森林地区,以高处的嫩叶为食。


化石保存宽约4.6米、高3米、厚约0.5米,是一具近乎完整的真蜥脚类恐龙骨架,且保留有近乎完整的头部骨骼,6节前部颈椎、1节荐椎、29节尾椎、1根肩胛骨以及1根肋骨。

xd_img_20240123100650855.png

“金川龙”尾椎


金昌市博物馆馆长李勇杰介绍:“该化石正是2017由甘肃农业大学古脊椎动物研究所所长李大庆教授团队在龙首山青土井地区发现,因发现于金川地区,故命名为‘金川龙’。‘金川龙’是甘肃第一具野外原址保护的侏罗纪完整恐龙化石,由于真蜥脚类恐龙头骨的骨片非常薄,死亡以后极易遭受来自多方面因素的破坏,因而很难在地层中保存为化石。完整的真蜥脚类恐龙头骨化石在世界上极为罕见。‘金川龙’是我国西北地区中侏罗世地层中首次发现的、具有基本完整头骨的真蜥脚类恐龙,为研究真蜥脚类的早期演化和马门溪龙类的起源和分布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依据。同时,‘金川龙’的发现填补了金昌地区没有发现恐龙化石的空白,成为金昌地区有史以来首次发现和命名的恐龙。”


(二)


因为“金川龙”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科普和观赏价值,金昌市博物馆希望更多人认识和了解它,因此根据其背景资料,加之合理想象,综合金昌市文旅资源创作设计了“金川小龙仔”的卡通形象,并创编了“龙仔出世”“上苍赐宝龙首山”“月氏图腾龙纹镜”“青龙见证丝绸路”“苍龙惊现聚宝盆”“喜获重生金川龙”等一系列有趣的故事情节及研学课程。

xd_img_2024012310065159 (1).png

金川龙的奇妙旅程


故事在距今1.6亿年前的侏罗纪时期的金川地区展开……


xd_img_20240123100651267.png

“龙之眼”景观


那时,这里植被丰茂、滨海临山,是恐龙的乐园。龙首山横亘东西,形成“龙之眼”景观,造就一方龙腾形胜的风水宝地。在动画中,小龙仔说:“很久很久以前,我出生在滨海临山的龙首山,这里古木参天,绿荫蔽日,有桫椤、银杏、芦木等植物,它们的嫩枝叶片,是我最爱吃的食物啦。我和小伙伴们时常到海滨去玩,那里的山形特别像一条巨龙,虽然只有一半显露于地表……”

xd_img_20240123100651577.png

龙首山“聚宝盆”


小龙仔的妈妈告诉他,龙首山蕴藏着数不清的宝贝,是上苍恩赐的一座“聚宝盆”。待到沧海变桑田,这座聚宝盆惊现于世,造福天下时,它将见证这一时刻。

xd_img_20240123100651802.png

一场海啸席卷了整个龙首岛


 三年后的一天,一场海啸席卷了整个龙首岛,山崩地裂、翻江倒海。一场洪水退去后,小龙仔和它庞大的恐龙家族都被压在了龙首山腹地……

xd_img_20240123100652136.png

月氏民族在龙首山下生活了数百年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一晃亿万年过去了。龙首山下来了一个部族——月氏人,他们采集山间的铜矿石,冶铸成青铜工具、兵器以及精美的装饰品,与周边部族交换所需物品,过着富足安康的田园牧歌生活。这些月氏人将圣山龙神形象凿刻在石范上,浇入铜水,翻模铸造出精美的“龙纹镜”,做为龙族图腾随身佩戴,护身祈福。


月氏民族在龙首山下生活了数百年,匈奴人觊觎圣山宝藏,屡次侵占袭扰,月氏人被迫西迁。

xd_img_20240123100652313.png

xd_img_20240123100652438.png

中原汉文化传入金昌地区


数十年后,汉朝骑兵逐走匈奴,丝绸之路畅通,中原汉文化开始传入金川地区。他们创造了阴阳五行学说,以青龙为东方之神,将它摹画在了墓室当中。

xd_img_20240123100652566.png

龙首山开发


又过了一千多年,龙首山下来了一群人,他们拿着仪器探锤,发现了龙首山的神秘宝藏,开始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


其实,早在距今15亿年前的古元古代时期,龙首山南、北两侧形成一组深大断裂,伴随着岩浆活动,生成了金川硫化铜镍等矿产。


20世纪50年代,金川硫化铜镍矿大开发拉开帷幕,共和国镍工业基地拔地而起。1981年,金昌市成立,金川历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镍工业基地崛起。

xd_img_20240123100652757.png

古生物专家发现小龙仔


动画的最终镜头停留在2017年5月6日,龙首山宝藏开发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城市崛起了,农业发展了,到处绿油油的庄稼地。这一天,一群古生物专家来到龙首山,发现了小龙仔。小龙仔也从此获得了新生……


(三)


动画通过小龙仔的穿越,串起了金川国家矿山公园,金川公司科技馆、金昌市博物馆等多处文旅打卡点,动画故事中提到“龙纹镜”正是金昌市博物馆的馆藏国家一级文物——沙井文化·龙纹铜镜。

xd_img_20240123100652913.png

沙井文化·龙纹铜镜

这枚铜镜1981年出土于金川三角城遗址西岗墓群,直径5厘米,镜面上模铸三条躯体蜿蜒的对称龙纹,三龙首尾相接,环绕镜钮一周,展现了春秋战国时期金昌先民杰出的青铜铸造工艺以及非凡的想象力,现为金昌市博物馆馆标。这件文物是沙井文化青铜器的杰出代表,属于欧亚草原青铜文明范畴,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典型物证,“一带一路”金昌节点的完美呈现。


小龙仔现在的家在金昌市博物馆,每天都有众多大、小朋友来到博物馆,跟随小龙仔的脚步,探寻亿万年的奇妙旅程。


李勇杰告诉记者:“此次设计‘小龙仔’这个动画形象,梳理了金昌的历史自然资源,希望通过这种形式,不仅让博物馆的文物活起来,更能吸引各地大小朋友来金昌研学。“目前,我正在着手创作以‘金川寻龙记’为主题的儿童科幻小说,想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金川龙’,宣传金昌。”